《溫州市規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突圍攻堅十條剛性措施》政策解讀 | ||||
|
||||
《溫州市規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突圍攻堅十條剛性措施》已於2022年3月24日印發,現將有關政策問題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規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是@綜合反映一個地區工業競爭力強弱和企業勞動生產效能水平的重要體現,是列入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重要指標。為加快推進共同富裕示範區市域樣板建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精準引導區域工業綜合實力提升,我市制定出臺了《溫州市規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突圍攻堅十條剛性措施》,明確了目標要求和工作任務。 二、主要內容 (一)執行時間 本政策自2022年4月3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 (二)政策內容 本政策主要包括十條具體措施: 第一條加快低效提升。通過高耗低效整治,清單式推動“全員勞動生產率”低於上年度全市同№行業平均30%的低效企業加快改造、提升⊙或退出。 第二條優化技改支持。著眼企業技改成效,對年度產值同比增長15%以上,且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20%以上的,按提升幅度分別追加補助5%、7%、10%,追加補助總額不超過300萬元,並不受原技改補助封頂額度限制。 第三條強化項目管理。將“全員勞動生產率”作為新招引項目“投資管理合同”的重要量化指標,要求新招引項目全員勞動生產率原則上應高於當年度≡全省同行業平均水平10%以上,且每年招引億元以上戰略性新興(高新技術)產業項目60個以上,當年落地項目投資完成率達20%以上。 第四條深化“畝均”改革。加強“畝均論▲英雄”綜合評∮價的指揮棒作用,將“全員勞動生產率”的一▂般權重提高至20%左右,並將全員勞動生產率作為企業資源要素配置的主要權衡指標,原則上新增供地企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々應高於上年度全市同行業平均水平 15%以上。 第五條推動增資擴產。鼓勵總部企業、擬上市企業產能ξ 回歸、利潤回歸。對總部設※在溫州,且在溫產值超10億元的制造業企業,入選“世界500強”的,首次給予1000萬元獎勵;入選“中國企業500 強”的,首次給予500萬元獎勵;入選“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或“中國民營企業500 強”的,首次給予300萬元獎勵;入選“浙江企業100強”“浙★江制造業企業100強”或“浙∏江民營企業100強”的,首次給予200萬元獎勵;入選¤市級領軍企業的,首次給予100萬元獎勵。以上榮譽重新通過認定∮,且在溫產值和稅收均◣增長的,給予50萬元獎勵。 第六條鼓勵企業上臺階。對全員勞動生產率不低於全市同行業①平均的規上工業企業▃,其產值首次↘超過5億元、10億元、20億元、30億元、40億元、50億元、100億元,分別獎勵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4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進檔的獎勵差額)。獎勵資╱金按“第1年40%、第2年30%、第3年30%”分3年給予獎勵,期間未能保持該規模梯隊的,後續不予獎勵。 第七條優化投資結構。開展項目投產“一對一”跟蹤服務,協調加快項目竣工驗收、上規入統,確保年度∏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速不低於固定Ψ資產投資增速。 第八條強化創新驅動。圍繞產品實用性創新、功能性改進↙、節材性替代等,推動產品精品化、服務化、個性化升級,每年新增省級工業新產品500項以上。實施首臺(套)提升工程,每年新增首臺(套)產品30項。 第九條突出品牌賦能。實施品牌競爭力提升工程,每年培育浙江制造“品字標”區域公共品牌40家以上。加快↑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ω同質”,每年獲評“浙江出口名牌”企業5家以上。到2024年,爭創省政府質量獎1家以上。 第十條加強指導服務。指導規上工業企業對在編不在崗的掛靠人員、已離職人員和其他特殊情況卐在冊不在崗人員等進行核準,鼓勵企業服務外包,根據用工實際精準填報用工人數。 (三)政策亮點 一是正向激勵力度再加碼。對新增智能化技改→項目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20%、30%、40%以上的,分別追加補助5%、7%、10%,並不受原技改補助封頂額度限制;對總部設在溫州,且在溫產值超10億元的制造業企業,入選“世界500強”的,首次給予1000萬元獎勵;入選“中國企業500 強”的,首次給予500萬元獎勵;入選“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或“中國民營企業500 強”的,首次給予300萬元獎勵;入選“浙江企業100強”“浙江制造業企業100強”或“浙江民營企業100強”的,首次給予200萬元獎勵;入選市級領軍企業的,首次給予100萬元獎勵;對全員勞動生產率不低於全市同行業平均的規上工業企業,其產值首次◣超過5億元、10億元、20億元、30億元、40億元、50億元、100億元,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4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的獎勵。 二是反向倒逼力度再升級。對規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低於上年度全市同行業平均 30%的,列入低效整治清單;對新招引項目,設置“全員勞動生產率”底線門檻,要求全員勞動生產率原則上應高於當年度全省同行業平均水平卐10%以上,並作為“項目投資管理合同”的重要量化指標;對增資擴產新增供地企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要求高於上年度全市同行業平均水平15%以上;對年度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速,要求不低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三是工作責任⌒再壓實。每條剛性措施均明確責任部門,並將規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作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指標,按照三年和分年∑ 度攻堅目標,實施月通報、季督查、年考核,強化ω 爭先創優,每季度由☆市政府對規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絕對值任務】完成率排名靠後的地區進行約談。 三、解讀機構與聯系方式 解讀機構:溫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聯系人:朱長鋒 聯系方式:0577-88968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