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共富 溫州探路 | ||||
|
||||
“這幾年生意㊣ 越來越難做,各類運營成本在持續上漲,特別是今年漲的離譜,利潤越來越低,企業很難保持穩定發展。”一位從事五金制造的小企業主對記者吐槽,面對多變的市場,無論是訂單還是融資顯得力不從心,為規避風〓險,進一步創新的沖動大大減少,只求活著就好。 中小企業是我市民營ζ 經濟主角,是溫州經濟的【基石,如何讓繁星點點的中小微企業茁壯成長,這幾年我市通過龍頭企業和大項目的引領,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形成領軍企業龍頭帶動中小微企業“專精特尖”的局面,通過抱團發展探索產業共富路。 威馬工人在總裝車間忙碌著。 (趙用 王建平 攝) 招大謀強 興一項產業活一片經濟 作為鋰電池的龍頭企業,青山控股旗下的瑞浦在開建新能源產業基地同時,預留約1000畝用於建設上下遊配套產業園,產業園區達產後帶動全產業鏈的發展,年產值有望達到500億元,年稅收約18億元。 一直以來我市傳統制造▅業以中小企業居多,產業低小散特征明顯,抗壓能力弱。從而造成很多中小企業不敢創新,不敢突破,不敢推動組織變革。為實現產業經濟強筋健骨,我市對存量整治整合,對增量通過產業招商等多種途徑,積極引入ω 和培育一批國字號、省字號以及符合我市產業發展導向的大企業大項目,讓眾多的中小企業搭乘大企業大項目的“順風車”實現轉型升級。 通過大企業的引領,將散落的“珍珠”串成“項鏈”,在造產品、樹品牌上下功夫,有利於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在我市規劃打造國內外知名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的藍圖中,產業鏈上遊以福達合金、宏豐合金等為主導,發展汽車新材料應用;中遊以瑞明汽車發動機系統研發聯盟等為代表,發展汽車動力系統;下遊以甌江口威馬、浙南中電、瑞安馬太等新能源汽車企業為龍頭,發展整車制造。同時,重點扶持一批具有發展潛力、高成長性的汽車零部件專精特新企業。今年,我市將新增汽車零部件10億元企業1家、超5億元企業2家,通過大企業引領,帶動了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實現產業共富。 為此,我市不遺〇余力將招大謀強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培育一批百億級“新星”產業群,每個產業引育1-2家鏈主企業謀劃招引省市縣長工程項目54個,落地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50個,並依托廣大行業商會(協會),加快產業聯盟、產業鏈黨建聯盟、行業互幫互助聯盟等建設,爭取市縣兩級組建產業聯盟100家以上,加快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制造協同 讓中小企業做專做精 如果說大企業引領從外部解決中小企業的訂單不足問題,那麽協同共享機制,直接融入龍頭企業的制造生產環節,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心無旁騖在某一細分領域做專做精做優。 作為國內專業的汽車懸架系統方案提供者,浙江戈爾德減振器公司主導產品汽車減振器遠銷歐洲、美洲、東南亞、中東等地區。今年戈爾德還將集中科研資金力量,重點投入5000萬元資金研發智能懸架系統的核心部件,解決整個國內市場嚴重依賴進口的問題。隨著戈爾德通過創新快◥速進入全球核心汽車市場,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應商一起協同生產,聯合攻關技術難題並共享技術成果。 在引領中小企業的同時,大企業也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這幾年正泰之所以能保持高速發展態勢,正泰電器樂清生產基地數字化車間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得益於溫州完善的產業鏈,在樂清生產基地,正泰產品線品類齊全,從配套原材料、零部件覆蓋觸點,到工程塑料、沖制件等有不少於80個加工工藝類別。其中,90%的供應商集中在樂清。 完善的產業鏈為共享制造提供了可能。我市提出分行業培育發展“平臺接單、按工序分解、多工廠協同”的共享制造新模式,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工業園區和行業龍頭企業圍繞共享制造環節,集中配置通用性強、購置成本高的生產設備,建設▂提供分時、計件、按價值計價等靈活服務的共享制造車間(工廠),通過協作生產,實現產業鏈上下遊產能、生產裝備等資源的實時々監測、統一調度和需求匹配,從而最大化地發揮資源的統籌整合能力,實現產業鏈齊步走。 “一家企業、一位企業主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如果當地企業能夠攜手共進,達成共識,集結各方力量,將激發出更大的基層力量,把產品“送出去”,把經濟“引進來”,共同攜手實現共同富裕。”來自洞頭的浙江星仔島嬰童食品公司董事長王作山對此深有體會。 政策引領 提升產業造血功能 在粗放發展模式下,在產業鏈末端生產低附加值產品的競爭空間越來越小。如何讓眾多的中小微企業提升盈利能力,我市發揮政策的有形之手,讓企業主動改造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值,授企以魚的同時實現授企以漁。近年來,發力中高端的轉型升級組合拳今年以更大的力度展開——落後產能、過剩產能加快淘汰,低端產品加快向中高端產品發展,傳統產業通ξ過“兩化”融合等加快轉型升級…… 對於當下眾多小微企業園而言,並非企業花點錢就能入駐。對於申請入駐的企業,不少小微園設置了環保、產值等門檻,入駐後有關部門更是加大對入園的企業畝均效益考核和環保督察力度,入駐後的企業現在非常註重精細化生產,這些數據也是銀行信貸和企業享受各種優惠政策的依據↘。 通過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倒逼企業變粗放低效發展為高效集約發展。提升中小企業自身改造能力。針對廣大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的「高頻需求,我市打造了“幫企雲·智能制造”平臺板塊,通過“智造成果”“智造訴求”“智能診斷”三大模塊,解決企業科技創新發展的後顧之憂。同時,我市通過政策導向,鼓勵龍頭骨幹工業企業訂單本地化,優先與本地中小工業企業開展配套協作,采購本地工業企業配套產品,企業本地配套程度明顯提升的,分階段給╲予獎勵。 告別“攤大餅”式的發展方式,我市構建起“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的梯∞隊培育機制,一批專註於細分市場領域的企業成長為具有跳躍式發展態勢的“瞪羚型”企業,成長為溫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生力軍。據統計僅去年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591家,累計達10020家,形成了強大的梯次型創新企業群。(記者 李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