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溫州古城可環線暢遊 | ||||
|
||||
解放街“河景”亮相。 (趙用 攝) 公園路夜景。 (楊冰傑 攝) 近日,紗帽河的“人工河”的亮相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客前往打卡,大大提升了商業街區的人氣。不僅如此,位於溫州古城□ 內的多個改造提升項目也揭開“面紗”,環積谷山文化提升項目日前修復完工,朔門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項目啟動建設,九山公園-松◆臺山歷史文化EPC提升工程多個節點雛形漸顯…… 而根據最近公布的《溫州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十四五”規劃》,溫州正在規劃一條古城¤旅遊線路,以推進古城歷史文化環線建設。今後,在古城內,你不僅能享受逛卐吃的樂趣,還能環線暢遊感受千♀年古韻。 推進歷史街巷保護整治 規劃古城文化環遊線路 近日,市住建◥局印發《溫州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十四五”規劃》(簡稱《規劃》),建議依托禪街-五馬街-公園路改造提升成果,串聯鬥城風貌帶、濱江帶狀公園,構建古城歷史文化展示環,將歷史文化街區與鬥城風貌帶遊覽線路相串聯,形成古城文化體驗和】市民日常休閑遊覽線路。 近年來,我市深入挖掘文保單位的歷史文化價值,對外開放了夏鼐故居、南戲博物館、東甌國歷史陳列館等專題博物館,完成了江心嶼歷史文化展示工程。各個專題館常年舉辦各種文化活動,並打造“城市15分鐘∩都市文化圈”,建成開放了南戲文化驛站、南塘文化驛站、池上樓文化驛站等。 《規劃》明確,溫州歷史城區、歷史街區各種功能高度聚集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人口仍然過度聚集,居住人口密度高、外來人口多、結構復雜、人口疏解壓力大,遠未形成與歷史文化相適應的和諧宜居環境,優質公共服務設施轉移速度滯後。 《規劃》建議,加強歷史文化街區特色化保護建設,重點推進街區的居住環境改善、公共服務配套、基礎設施完善、綜合交通提升、公共空間改造等方面的工作,累積整治更新經驗,形成適〒合溫州的歷史文化街區整治方式,並逐步在市域內進行推廣借鑒。 “十四五”期間,溫州將力爭完成古城花園巷片區、慶年坊片區、朔門二期等改造提升工程,加強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建設,梳理打造公共開敞空間,提升整體風貌。 多個項目齊頭並進 古城煥新魅力顯現 古城煥新,魅力漸顯。近年來,位於溫州老城區的五馬街、禪街、公園路相繼完成改造提升,形成了一條長達1公裏多的步行街,而相鄰的公安路、五馬後巷、紗帽河、解放街等街巷也加快了有機更新的步伐。與此同時,中山公園、華蓋山公園等陸續完成整治提升,位於中山公園南段的環積谷山文化提升項目也於近日修復完工,積谷山東山八景、義井題刻書院遺址、摩崖題刻群、駐鶴亭謝客巖、飛霞洞與謝母墓等八大景觀正式對外開放。 據了解,紗帽河街區改造工程計劃10月初具備試開街條件,12月份基本Ψ完成。 該街區改造隸屬於溫州解放街和五馬歷史文化商圈南片區二期(紗帽河、柴橋巷、登選坊)改造提升工程。工程主體建設內容包括解放街沿線及紗帽河、柴橋巷、登選坊等道路與街巷兩側建築立面修復、改造,市政設施建設,建築亮化及其附屬工程等。道路整治改造長度約為1820米,涉及樓棟約300棟。整體規劃了“四軸、八景、三十二碎片”的開發格局,力促五馬步行軸線向周邊紗帽河、柴橋巷等拓展延伸,實現街區的整體更新。除此之外,九山公園-松臺山歷史文化提升工程EPC項目也已於今年5月開工,其中卐松臺山山體亮化、證道梵音、榕林慢※行系統等多個節點近日即將完工。據悉,該項目東至信河街、西至九山路、北至大士↙門、南至人民路,是“松臺山-禪街-五馬街-公園路-華蓋山”商業休閑體驗軸的西端重要節點。 專家觀點 亟需解決交通問題 莫讓古城成“堵城” 浙江好望角專業策劃機構執行總裁陳德賺 通過改造提升,古城煥發出新活力,成為人氣十足的熱門“景點”,但隨著遊客的大量湧入,尤其是周末或節假日,街區景點的交通堵塞、停車困難、隨意上下客、行人橫穿馬路等問題愈加突出。 作為老城核心地段,像五馬街區等景點由於早年規劃不足,道路寬度、停車位等原有的公共配套已然跟不上現代社會的需求和發展。因此,如何優化完善片區交通組織系統、合理規劃上下車∴停靠點、增加景點旅遊大巴公共停車場、開發地下停車空間、疏散不斷增加的人流和車流等問題,應作為古城有機更新的一項重要內容,做好前期規劃和布局。 管理單位還可以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利用遊覽區周邊寫字樓夜間停車空檔以及開放式居民區地下室的停☆車空檔,搭建智慧停車服務平臺,為遊客提供車位查詢、預定車位、導航指引等多樣化服務。 此外,為解決廣大遊客不再來〖時“找位難”,走時“找車難”的問題。政府相關部門可以牽頭協調開通或增加休閑遊覽公交專線,增加公眾出行坐公交的興趣,同時積極組織交警部門、城市行政執法部門開展交通治理行動。(記者 笑銀) |
||||